峇冬丁宜圣母圣名堂历史(1838 -1993)

前言

峇冬丁宜圣母圣名堂已有一百二十七多年的历史,它是由薛麦克神父花了三年多的时间建筑。当年建筑圣堂时, 教友全部参与工作,出钱出力, 充分表现合作的精神。

峇冬丁宜圣母圣名堂历史

  1. 1850年德塞郎神父(Fr. Tisserang)由新加坡调来峇冬丁宜, 他也把他成立的圣玛利小修院迁来, 在这里开办了整十个年头。他建立了一座双层大屋,上面是神父和修士居住下面是讲道所和课室。南北更建了两座房屋, 充作学校, 一男一女 - 后来改为宿舍(Guru 屋)让远地的儿童(远至高渊、槟城)寄宿、读书、读道理。一切开销由教堂负责, 省吃俭用, 由专门的道理老师负责照顾和教导。

  2. 1859年毕尔神父(Fr. Pierre)来到峇冬丁宜, 他发现约有百位教友住在那里, 他们的农作物被害虫侵蚀。根据圣堂领洗部记录:1893 年九月十日布赫来神父(Fr. Bouheret)在峇冬丁宜, 为第一位教友儿童施行洗礼。这是峇冬丁宜圣母圣名堂最早的记录, 我们姑且把它算为这个堂区的生日。

  3. 1893年布神父在爪夷(Jam)申请到七百英亩土地供教友发展, 大约有五十位教友参加这个计划。1900 年布神父遽然去世, 并埋葬在本堂圣山。而住在大山脚的马神父(Fr. Bes)乃兼管峇冬丁宜教堂。1902年他在爪夷建立了一座小教堂, 供四周教友祈祷和参加弥撒用, 并向四周教外人士传扬福音。1905年一记录, 叙述有25人在那里领洗。后来这些土地都分给教友们。(据说入教者可得15 亩)。

  1. 1970年刘若石神父接掌本堂教务, 他曾继续陈芳榮神父的努力。在柔府村建立了一所圣若瑟小圣堂, 以照顾当地教友。1978年他领导教友庆祝圣母圣名堂五十金庆。教会比薛神父时期更繁荣和进步。绝大部分教友接受华文教育, 中间有一小部分受淡米尔文和英文教育。教会内习惯用华文, 但其他语文小组也受到照顾。

  2. 1984年熊光发神父调来本堂, 他曾改良圣堂的祭台, 拆掉圣堂两旁的门亭,而用其原料兴建了一座圣母亭。他也计划建立一座礼堂, 供教友集会、讲习之用, 但不幸染上癌症, 于1987年五月卅一日逝世, 安葬于本堂的坟场。

  3. 1987年康福堂副主教继態光发神父之位领导本堂教友,由两位大修院修士的帮助,调查了教友戶口, 同时, 按照教区的计划, 努力推行堂区革新, 并且提议修建礼堂以及发展圣堂的土地。由于神父短缺, 他也帮助三巴央和马章武莫的教友服务。更设法解決华都村和华都园教堂土地的问题。这期间, 成立了教理小组, 同时也购买了一架电脑来协助处理堂区革新的文件,和收集本堂的各种资料。

  4. 本堂自成立以来,共有以下神父和修会的圣召:

  1. 本堂教友, 由于传统习惯, 具有服从的美德, 但缺乏自动的精神, 一切事情都信赖顺从神父,一切活动都要神父亲自推动才能进行。碰到一位魄力大, 推动力与组织力强并能与教友打成一片的神父, 教友就活跃起来, 信德日增, 热心团结合作, 否则就意气消沉。

因此,教会不能全面发展。梵二大公会议后, 教会鼓励教友养成自动自发的精神, 革除完全依赖神父的习惯, 而能自动地、积极地参与堂区的活动,这才是基督徒的真正精神 - 因为教会是我们的 - 我们是教会。

历史总结

年份峇冬丁宜圣母圣名堂百年大事录
1893(11.9.1893)布赫来神父(Fr. Boaheret)为本堂第一位儿童行洗礼。
1893它也标志着这个教区 — 圣母圣名堂的诞生。
1900布赫来神父逝世,葬于本堂坟场。
1902马神父(Fr. Bes)在爪夷建立一座小教堂。
1927薛麦克神父(Fr. Michael Sheet)创立圣母玛利亚华文小学。
1928(2.11.1928)薛神父建立圣母圣名堂大教堂
1952紧急法令, 居民迁至新村,圣玛利亚学校关闭。
许安东神父(Fr. Anthony Khor)建立华都村圣亚纳小圣堂。
1954陈芳荣神父(FT. Thomas Chin)在峇冬丁宜村建小教堂。陈神父开始以华语作弥撒。
1966堂区理事会成立。林运福任主席。
1969陈芳荣神父重建峇冬丁宜村圣堂及神父楼。
(7月) - 在峇冬丁宜村施诊施药的德国修士离开本堂至怡保圣玛利亚医院。
(16.9.1969) - 圣玛达肋纳圣堂由槟城杨主教主持祝圣典礼。
(22.12.1969) - 王喜添修士宣发终身愿。
1970刘若石神父(Fr. Joseph Liu)任本堂。
1972王喜顺修士发终身圣愿。
1973(25.2.1973)陈汉忠神父晋升品。
1974刘神父渡假。陈汉忠神父(Fr. Paul Ching)暂代本堂。陈神父拆除大圣堂石级改建公路。
1975(13.4.1975)刘神父建柔府村圣若瑟小圣堂,杨主教祝圣。
1978(17.9.1978)大圣堂庆祝建堂50 周年金庆。
(17.9.1978)林运福兄弟荣膺教宗封赐长期卓越服务有全章及圣母会名誉会士。
(12 月)陈顺南修士发终身圣愿。
1980刘神父退休,林炳权神父(Fr. Martin Lam)接任本堂。
1982(12.9.1982)王美爱修女发终身永愿。
1983“救赎圣年”,本堂为朝圣圣堂之一。
1984熊光发神父(Fr. John Hiong)继任本堂。
(4.2.1984)林修女(Sr. Rosaland Lim)宣发终身圣愿。
(14.4.1984)陈汉蛮修士宣发永愿。
(5.6.1984)法蒂玛圣母像驾临,巡行峇冬丁宜村。
1987(31.5.87)能神父蒙主恩召。于3.6.87 在本堂举行隆重疾葬礼。吉隆坡总主教,模区薛主教,中柔曾主教亲临主持。出席的神父、修士、修女、教友等将近3千人,盛况空前。
(1.6.87)康福堂副主教继任本堂司铎。
(27.9.87)王喜顺修士发愿银庆。
1988(1.11.1988)大圣堂庆祝建堂60周年。
1989(13.4.1989)谢福华神父(Fr. Michael Cheah)晋升六品。
1990(15.4.1990)堂区革新正式开始。
(4.11.1990)陈武安修士发终身愿。王喜添修士发愿银庆。
(16.5.1993)礼堂举行动土礼。
(22.6.1993)赵通强修士宣发终身永。
(12.9.1993)庆祝开教百周年纪念。
历史
关于我们
圣母圣名堂

你是伯多祿(磐石),在這磐石上,我要建立我的教會。-【玛窦福音16:18】